关于开展通州区2022年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通州区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推动绿色化改造提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8月11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下降至4吨/万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降至3.8吨/万千瓦时左右...
碳交易市场的由来 碳交易市场除了强制的碳交易市场外,还有一个针对低碳或者脱碳企业打造的自愿减排市场(CER)。这个市场最开始是发达国家设想出来的。当时发展中国家要承担自愿减排的义务...
碳边界调整机制作为一种防止“碳泄漏”的制度安排,本质上属于贸易政策,其逻辑动机在于解决碳减排的国际协调问题。在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下,碳泄漏客观存在,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国家气候政策...
去年12月份,国家生态环境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地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系列工作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项部署。 具体如下: 各省...
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其中,共有592个风电、光伏等CCER项目暂缓备案...
据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日前正式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两区一县分别完成上级下达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示范区能耗强度较2020年降低15%左右、碳排放强度...
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化碳(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
低碳生活是说在生活中 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 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达到低碳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 衣食住行皆可低碳
2022年7月30日,2022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暨第五届中国能源投资国际论坛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论坛发表致辞指出,我国仍然是碳排放规模最大的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