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国际事业伦敦公司与bp碳贸易公司签订自愿碳减排量(VER)交易协议。这是中国石油采购的首单VER期货标的,标志着中国石油碳交易业务从配额场内交易向VER场内交易延伸。国际事业公司正以交易能力建设为载体推进国际贸易业务绿色低碳转型。
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2008年以来,国际事业公司为中国石油海外炼厂客户提供碳配额场内交易服务。近年来,随着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发展、逐渐成熟,自愿碳减排市场已成为国际能源企业布局的重要领域。
此次协议成功签署后,国际事业公司将正式开展自愿碳减排市场场内期货合约交易活动。根据协议内容,国际事业伦敦公司将采购bp碳贸易公司在印度光伏项目所产生的部分自愿碳减排量,同时判断其是否符合纽约商业交易所全球碳排放抵消(GEO)合约交割要求,并通过该合约进行保值和交割。
未来,国际事业伦敦公司计划与bp等国际能源企业在CCUS、生物质固碳、社区固碳等碳减排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加大VER项目投资力度,加快全球碳资源池的开发和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在两会期间曾表示,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从成熟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一般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杨宗儒表示,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期货市场可以发挥五方面作用。一是形成公开、透明的远期价格,引导企业合理规划产能,做好长期减排规划。二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保障企业稳定经营。三是提升碳交易活跃度,扩大碳市场边界和容量。四是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绿色投资。五是提升定价影响力,建立独立自主的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发展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充分发挥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推动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杨宗儒建议深入研究成熟市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推动中国式多层次碳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