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的无知破坏了生态环境,我自愿缴纳罚金,并购买林业碳汇修复生态。”3月29日,被告人李某、王某在海南一中院对其滥伐林木案当庭宣判时,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出资购买38.9吨林业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据悉,这是海南省首例支持适用认购碳汇补偿方式进行受损生态替代性修复的案件。
经庭审查明,2022年,海南某苗木育种基地为平整土地,将基地内部分林木出售给被告人李某、王某。李某、王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他人砍伐林木13株,立木蓄积量为24.84立方米。到案后,被告人李某、王某自愿认罪认罚。
“一般来说,我们会尽量要求被告人原地修复。但在原地修复不现实或修复周期过长等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海南一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宋杰介绍,考虑到被告人不是被伐木土地所有人、重新栽种周期长等实际情况,新栽树木存活率难以保障,因此向被告人介绍了目前国内司法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购买碳汇方式。
经专业机构测算后,两位被告通过海南省临高县林业局碳汇交易平台出资人民币1945元,认购了38.9吨林业碳汇用于生态修复。上述碳汇量足以抵消毁林导致的碳汇损失,认购资金将专项用于碳汇林项目建设,以补偿受损森林资源的服务功能。该平台也是我省第一个林业碳汇产品交易试点平台。
宋杰表示,本案通过认购碳汇补偿方式,对受损林木进行异地栽种,实现了区域大环境内的碳平衡,对相关司法实践具有示范意义。今后还需更多部门参与协作,推动碳汇产品在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运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