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启动刚满一周年不久。
“以去年7月16日为标志,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完成研究、试点、设计,进入了运行、发展、完善的新阶段,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把碳减排的责任落实到企业,表明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一起,成为驱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双轮。”7月8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在“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合作发展峰会”表示。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基本达到预期。截至2021年12月底,交易主体覆盖范围涵盖了2162家发电企业,覆盖的排放量规模约为45亿吨/年,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碳价基本维持在40-60元区间,按照清缴量计算,市场履约率也达到了99.5%以上。
多数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基本达到预期表明制定的碳排放规则、制度能够满足全国碳市场的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履约期我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有限的特征较为明显,全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有待提高。
“双碳”目标是碳市场发展的有利机遇,但全国碳市场体量大、覆盖范围广、场景丰富,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在第二个全国碳市场履约期,甚至更远的未来,如何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清晰的碳价格信号,进而提高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方向。
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有限
“全国第一个履约期表明制定的碳排放规则、制度能够满足全国碳市场的需要,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基础设施能够支撑第一个履约期市场的运转”,马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基本形成,碳价从开盘的48元提高到年底的50几块钱,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虽然第一个履约期运行平稳,但目前普遍认为碳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还比较有限,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履约型市场特点。从交易集中度上看,大部分交易发生在履约期最后一个月;从交易方式上看,大宗协议占交易量比较达到80%以上,挂牌交易只占不到20%。
在马爱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履约期交易的主体、行业还比较单一,仅限于发电行业,而且是限于重点排放的企业,交易产品也只有配额。他同时提示:“仍然有少数的企业没能够按时完成履约,有的企业对富余配额惜售,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
但广州碳排放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孟萌认为,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只是刚刚起步,仅仅进行了第一个履约期,且处于只有现货市场的情况下,对它的流动性不能太苛责。
进一步究其活跃度较低的原因,马爱民认为,我国对于全国碳市场的长期发展路径还没有做出清晰的规划,一些政策性的长期预期还不清晰,这会影响到企业对未来形势做出的判断,也会影响其未来参与的行动。
稳定的政策预期是全国碳市场“路线图”
全国的碳市场建设已然成为我国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和规范基本满足需要。但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仍需不断完善且落实到企业。
天津排放交易所总经理李天建议更加明确碳市场的预期:“如果信息或者政策预期能够进一步明确,将有利于行业与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和流程,参与市场交易。”
“需要制定碳市场长期规划,确定碳市场长期发展方向和重要时间节点,为社会各界提供长期预期;同时要明确碳市场机制在实现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为社会各界参与全国碳市场提供框架和路线图。”马爱民补充道。
此外,针对目前我国少数企业碳市场的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个别的企业甚至存在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李天认为,现在获取全国碳市场基本面的信息比较困难,建议完善碳市场相关信息披露机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监管体系和执法力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企业需要把握政策、遵守规则意识和信息披露要求。
稳定的政策预期不仅对于国内碳市场环境而言非常重要,也可能关系到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从而产生全球性的影响。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创始人、美国金融交易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有“世界碳交易之父”和“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理查德·桑德尔博士表示,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碳排放市场的领先者,未来两、三年的政策走向非常重要。
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有待提高
理查德·桑德尔博士还提到,中国是否会成为碳市场的领先者,关键在于是否能把碳很好地理解为一种融资工具,能不能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龚俊松认为,中国碳市场的建立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 从无到有建设中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在交易市场培育和完善方面实现金融化。其中就包括使碳价能够更好地引导节能减排和相关低碳投资。
而金融机构除了本身能够提供流动性,还能够在定价、风险管理、活跃市场、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马爱民相应谈到,全国碳市场的建立使其碳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形成,但碳市场要形成更加清晰的碳价格信号,促使碳成本内部化;适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试点运行以来推动创新了很多碳金融产品工具,但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流动性,进而影响了碳金融产品的创新”,龚俊松还补充道,“碳期货,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核心工具,也因为政策限制没有很有效地发展。”
多层次统一的绿色市场成未来趋势
社会各界对全国碳市场抱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但不可否认它仍是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市场,未来已来,全国碳市场的市场机制建设、主体多元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碳市场的未来方向应该是多层次、统一的、期现联动的体系,甚至不仅仅是碳排放权,涉及包括清洁能源等更多与环保相关的、更加庞大的市场才是真正绿色市场的目标”,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三部总经理,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蕾提到。
建立一个多层次碳市场,从覆盖范围来看,全国碳市场目前覆盖范围仅八大行业。马爱民认为,碳市场覆盖范围需要根据行业的碳排放量,排放基础情况进行稳步的扩容,从而实现碳市场对于更大范围,更多重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有效的管控。
从市场主体和产品创新来看,多位与会嘉宾倡议投资机构能早日加入全国碳市场。龚俊松认为,全国市场目前还没有纳入投资机构,CCER市场也没有重启,所以在各个试点市场创新的碳金融产品,难以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不过,他透露,CCER从2017年暂停到现在还在修订中,截至上月底,CCER的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功能全部开发完毕,正在测试当中。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即满一周年:如何形成清晰的碳价格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