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门户网
首页 CCER / VCS 塞罕坝林场开发林业碳汇面临的困境分析

塞罕坝林场开发林业碳汇面临的困境分析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已满一周年,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目前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林业碳汇优势大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汇交易是一种依靠政策和管制约束创造的用于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已满一周年,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目前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林业碳汇优势大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汇交易是一种依靠政策和管制约束创造的用于抵消人为碳排放当量的虚拟产品交易。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仍以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为主,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为补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专家陈绍志今年一月份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说。

首批2162家发电企业分到碳排放配额,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从碳配额价格来看,欧盟碳价为60欧元/吨左右,而我国碳价在50元人民币/吨水平,未来上升空间大。” 碳负排放技术包括造林/再造林(林业碳汇)、生物碳汇、海洋碳汇、农业碳汇、城市绿地碳汇、直接空气捕捉和强化风化。造林/再造林技术是最经济的负排放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美元/吨至50美元/吨;直接空气捕捉技术最昂贵,去除二氧化碳的单吨成本达数百美元或更高;生物质能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介于两者中间,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0美元/吨至200美元/吨。

  陈绍志表示,我国陆地生态碳汇能力大,林业碳汇效果佳。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测算,2010年至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此外,我国重要林区,尤其是西南林区以及夏季的东北林区对此作出主要固碳贡献,这也是我国近40年来对恢复天然森林植被、加强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市场拓展遇瓶颈

  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已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塞罕坝为例,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今年1月份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截至1月份,塞罕坝机械林场首批签发造林碳汇核证减排量18.275万吨,已完成销售16.2756万吨,实现收入314万元。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属浑善达克沙地南缘。50多年前,国家在此设立机械林场,人工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塞罕坝沙地已成为百万亩林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塞罕坝人工林巨大的碳汇收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例证。

  陈绍志表示,当前我国在增加林业碳汇交易方面仍然存在有待突破的瓶颈。政策体系和技术方法不够成熟完善,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目前,最主要的困境是顶层设计不明朗、政策不确定、碳交易市场还不够成熟,导致生产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机构无所适从,碳汇造林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关部门针对气候变化出台了相关文件,针对碳汇也出台了相关的运行文件。这些文件虽然提出了碳汇造林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法律执行力。

  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政府主导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领域和行业专家陆续制定和备案了多个CCER方法学,建立了碳汇核算、监测计量、审定核证机制和相关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碳汇要素市场体系。一些主体和机构反映,现有碳汇核算方法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和操作。

  森林蓄积量偏低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实林分中,每公顷蓄积量未达到林地生产潜力20%的占43%,达到林地生产潜力20%至50%的占26%,达到林地生产潜力50%以上的只占31%。

  社会上对林业碳汇的理解不够全面,也是制约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一方面,森林植物是二氧化碳的贮存库和缓冲器,因此提高森林质量和蓄积量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森林在呼吸、死亡腐烂或燃烧过程中释放温室气体,毁林、森林退化、森林火灾可使森林变成巨大的碳排放源,使大量贮存在森林中的生物碳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因此,要通过对森林科学、有序的经营,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森林固碳量和固碳能力,延长二氧化碳在森林中的固定时间,最大限度地贮存碳。一些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只关注现有林业能够卖出多少碳汇,却忽视森林碳汇的未来潜力和如何获得更多的碳汇。

  多方发力解难题

  “推进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发力。”陈绍志说。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后,除了CCER原有备案项目在规定条件下可以交易外,新的机制还没有重启,目前基本上没有林业碳汇项目交易。他建议,尽快重启CCER体系及市场交易,增加林业碳汇的市场份额,形成正向激励,并将更多的CCER用于抵消配额以外的多种场景,允许各地在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开发多种林业碳汇产品,探索将林业碳汇纳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建立健全森林碳汇融资机制。

  “全球森林碳贮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自然生态系统显著的碳汇能力已得到充分证实,特别是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碳汇方面的潜力巨大。发展固碳林业具有投资低、环保效益高和安全性能好以及可再生的多种优势,是物理和化学固碳方式或其他减排途径不可比拟的。我们应当把发展固碳林业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陈绍志说。

  专家建议,增强森林碳吸收功能的办法是造林、再造林、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建立农林复合系统。可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减少其向大气中的排放。还需要探索碳替代措施,通过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利用可更新的木质燃料(如能源人工林)和采伐剩余物回收利用作燃料。

  在相关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方面,要从不同尺度研究我国生态系统的减排增汇能力、成本效益及国际履约贡献,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深化我国生态系统碳计量,建立国家水平的碳计量体系;加强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环境监测,建立中国碳通量观测网络体系,提高响应气候变化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应对能力。同时,定量评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等生态系统活动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为有效管理生态系统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常伟强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正着手开展第二个监测期(2015年至2020年期间)营造林碳汇减排量(约120万吨)的审定和核证工作,积极争取北京市发改委、北京环交所支持,将碳汇交易融入北京碳市场,力争实现塞罕坝碳汇收益最大化。

【版权声明】
1、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2、文章来自网络,本站编辑发布,不代表碳汇门户网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如本站发布或转载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站长修改、删除!联系QQ:540383622;
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https://www.tanwaihui.com/2845.html
碳汇门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碳汇门户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29274615(姚先生)
13139333945(马先生)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03836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