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苍南县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在温州市苍南县行政中心举行,正式完成沿浦镇1万吨海洋渔业碳汇交易。该项交易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出具核算报告,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登记备案,是浙江省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
海洋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类型为渔业碳汇和滨海生态系统碳汇两种。其中,渔业碳汇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捕捞和收获将这些碳移出水体,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沿浦湾条件优越,渔业养殖资源丰富,渔业碳汇开发潜力巨大。经过评估测算,沿浦镇的紫菜、海带和蛏子养殖近三年的碳汇总量达到2.3万吨。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主任颜金培表示,自今年1月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落户福建连江以来,各地累计已有15万吨海洋渔业碳汇完成交易,整个领域发展取得较大突破。浙江省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成功落户苍南,为实现海水养殖碳汇价值的市场化提供了示范路径,对于增加渔业养殖“绿色收入”、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增汇渔业、助力碳中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苍南县副县长苏海鸥介绍,苍南县是浙江省渔业大县之一,养殖水域广阔、滩涂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历史悠久,苍南县拥有可观的海水养殖碳汇资源。沿浦镇积极开展海水养殖碳汇调查评估、核算和自主减排交易试点等工作,强有力地推动苍南县海洋渔业碳汇经济价值的转化和交易“变现”,对增加渔民收入、促进近海养殖布局优化、提升海水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均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沿浦镇将以此次渔业碳汇交易为契机,进一步探索“蓝碳”应用场景,完善渔业碳汇市场化交易体制机制,打造浙江省养殖渔业碳汇交易模式,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大范围、大规模交易积累试点经验,并提供成熟模式。为实现海水养殖碳汇价值的市场化提供沿浦示范路径,不断增加渔业养殖“绿色收入”,加大力量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增汇渔业,积极带动生态养殖发展,实现绿色共富发展。